第27章 吞舟之鱼(二)-《让外戚再次伟大》
第(2/3)页
姜霖已经在口述的读书师傅处了解许多作为皇帝应该掌握的知识,科举就是其中之一,他当即道:“朕是天子,朕给舅舅点状元,舅舅不用考。”
梁珞迦真?的很想说如果是这?样那?就太好了,但励志成为培养出明君的垂帘太后,她必须耐心指出,天下不只是皇帝的天下,也是天下人的天下,国?家有制度,祖宗有法度,科举是国?之根本?大计,决不能动摇,以及这?样做会带来的严重后果——当然她尽量使用小皇帝这?个?年纪可以听得到的语言。
五岁的孩子已经完全意识到自己?做什么是允许的,什么是不被允许的,姜霖从在襁褓里就有些脾气,听完后竟认真?想了一会儿?,再抬头时撒娇般甜甜笑道:“母后,我们偷偷告诉舅舅考题,没人知道不就好了吗?”
梁珞迦顿时觉得,教育皇帝这?件事,任重道远。
你?不能既告诉孩子你?拥有世间?的无上权柄与沉重责任,又告诉他还有很多事是你?也不能做的。姜霖足够聪明,但还不能理解其中深意。
梁珞迦无奈之中,想到梁道玄曾私下对?她说,孩子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,一定要学会明辨世俗意义?上的是非观,今后才好教养。
思及此处,她又不能立即求助在考试的兄长,只得一边祈求兄长顺利通过考试,一边严正警告儿?子,徇私舞弊,别说他是天子,就算他名义?上的亲爹天王老子来了也是不行——当然,还是以一名慈母的言语方式。
……
第二日论学开考,贡院内厅的誊录官奋笔疾书,不比外间?士子悠闲。
士子所受的待遇,他们也差不多,不能与人交谈,在严密监视下,将一张张糊名后只有只有千字文座次徽记的墨迹试卷,以朱笔誊抄,格式统一,押印以明责,抄完一组,封蜡递交卫戍,由军士统一确认清点,再送至阅卷房的六名阅卷管手中。
前一次恩科与本次常例科举间隔短,可人数却只增无减,京畿道本?就是天下繁庶所在,帝京周围所有士子皆聚集于此,德化之风兴盛可见一斑。今次解试足有六百余人参加,每个?阅卷官至少要在三天内判毕一百张策问卷。一张卷密密麻麻就是上千字,细细读过,眼也是花的,又严禁走动,吃饭喝水不许离位,如厕有两位军士押送。
如此还不算尘埃落定,初判后还有复判,交换各人手中试卷,避免出现因个人文章口味与眼光差异造成的明珠蒙尘。
复核后通过的卷子,亦不能算点中解试,要统一交至两名副判卷官处,二人全部首肯的几张最优答卷,交由主判选出京畿道解试解元,才算大功告成。
因后续的审定常常伴随探讨和争执,需要留下充裕商议时间?,于是初判的六人必须快马加鞭,三日完成。
这?次解试六人判得奇快,第二日已然基本?完成,因不少卷子都无需细看,直接落榜。
判过之后,六人松了口气,私下议论,纷纷表示,许是题目出得太难名头太大,好些头次科举的新人不知深浅,见了题目慌了神,光是没有写?完的卷子便有四五十?之多,还有几个?慌乱之中斩卷,作答无效,更?有人开篇便胡言乱语,看了简直不知所谓。因此递上去到下一轮的,连二百人都不到,已是这?几十?年人数最少的一次。
第三日诗卷开考时,策问副判已然开始阅卷。这?二人都是中京府老学政,眼光老辣,慧明如炬,开篇三句话,立即就能看出士子之间?的差距来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