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 高步通衢-《让外戚再次伟大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鸣锣噤声,  禁卫站定,贡院每道考间排屋两侧,各站两名南衙禁卫,执槊执戟佩刀挂环,  监视考生一举一动。

    分卷的官吏出自礼部,  青袍翠襟,  精神不?敢说一顶一的好,各个端正扬眉,身姿笔挺,  看不?出在贡院被关了两个月。

    从来?各管输衙门中礼部挑人比别的都不?大一样,此处不?单看才略品性,身高长相都是重要考量标准。这并不?是卷出来?的标准,而是因礼部主管礼乐、教育考试、祭祀和外?交,  都是要面子的行当。

    此时各位礼部司的典议郎每个人身后再跟两名禁军,  双手捧着封蜡试卷沿号房排屋夹道走来?,  禁军相随为的是防止分卷官吏与考生勾连,  帮忙夹带传递亦或肢体暗示。

    士子要双手接题,闭口?不?言,不?能?与分卷官有任何眼神交流,颔首抬手,  待人走后,仍是不?能?即刻打?开,静心等待所有考生拿到?试卷后,听取再鸣锣一声,  方?可答题。

    而此时天色过破晓也刚刚半个时辰,冬日夜长昼短,却仍是解试的规矩,  晨钟暮鼓,以旭日为令,太阳下山时分便是交卷之时,严禁燃烛继烛。也就是说,省试的答题时间比秋闱解试要短上?许多。

    合理?安排审题、腹稿、草拟、斟酌、审改、定稿与誊写的时间变得极为重要。

    偏偏梁道玄的号间把靠西山墙,采光并不?很好,他需要更加珍惜答题时间。

    开卷鸣锣声响,惊飞冬雀阵阵。

    崇宁二年省试开考。

    梁道玄启蜡拆封,展开试卷。

    这次他可记得边磨墨便审题了。

    这题目……解试与之相较当真差若天渊。

    解试考得是海内民生雨露同沾的政策性引导与策略,也是难得宏博题目和远瞻长策,但远不?及本次省试题目宇量深广、闳远微妙。

    户部王希元王尚书自己也是科举出身,资历丰厚老辣,怎会轻易高抬贵手以易题而酬士子?

    想都不?要想。

    一方?试卷之上?,是笔吏犹如雕版的小字:

    “盖闻仰祖敬宗,法也,道也,仁义德钦。法尧善舜,以守弘业,开武继文?,得正盛创,训迪之方?当立纲陈纪,立纲陈纪,亦有故闻而望。《周礼》、《唐六典》出大治之世,宏天苍之法,今亦有奉。然财用不?曾裕,弊患亦累见,四海虽升平有象,却未得鸿均之世抚绥万方?以谢天地?祖宗。效古可使祖宗之治见于今耶?非效何如?有可言乎?”

    三连问的紧迫感与施压力?非同凡响,最后还附赠一行小字:

    “尔求庙堂之高,当明于治道,详言尽诚,无愧天子门生。”

    压力?再度拉满。

    此题锐意,并非温和之探讨,可以说是凶悍强横。

    王尚书给的题目是常见的以史料为例,然而却用不?同时期不?同典籍作为对比,探讨以史为鉴的可能?性。
    第(1/3)页